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检测评估与修复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国内土壤污染已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产品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全国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农田已达3600万公顷,污染物类型包括石油类、多环芳烃、农药、有机氯等;因油田开采造成的严重石油污染土地面积达1万公顷,石油炼化业也使大面积土地受到污染;在沈抚石油污水灌区,表层和底层土壤多环芳烃含量均超过600mg/kg,造成农作物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全国受重金属污染土地达2000万公顷,其中严重污染土地超过70万公顷,其中13万公顷土地因镉含量超标而被迫弃耕。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正经历着由实验室研究向实用阶段的过渡,即将进入一个快速、全面的治理时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环境影响问题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多元性、累积性、潜在性的发展趋势。污染物质由地表土壤层渗透到含水层进而污染地下水,再经过迁移转化,污染物质扩散到其他环境。
国家环保部最新推出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如何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按照污染物对地下水污染的途径和方式、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流场影响的程度将建设项目分为:Ⅰ类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影响);Ⅱ类项目(对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流场产生影响)Ⅲ类项目(同时具有Ⅰ、Ⅱ类项目特征的)。
通过布设监测井掌握评价区域的地下水的水文情势、水质、水量、水位数据,进而分析建设项目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和相对关系,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将来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是否在当地水环境容量的范围内,应采取何种环境保护措施,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